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,模具标准件作为制造业基础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市场规模持续扩大。
据行业研究机构数据显示,2019年我国模具行业收入规模已达到1.2万亿元,同比增长5%左右。其中,模具标准件市场规模占比逐年提高,到2019年已经达到了模具市场总规模的30%以上。
模具标准件具有标准化、批量化生产、规格齐全且价格透明等特点,成为广大企业在工程制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,对于高品质的模具标准件需求倍增,市场在逐步壮大。
据预测,未来几年模具标准件市场收入规模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。不过,目前模具标准件行业竞争激烈,企业之间还需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及服务水平,才能站稳脚步、赢得市场。
行业转型升级推动模具标准件发展
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,模具标准件行业也在加速转型升级。模具标准件企业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,提高核心竞争力。
在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下,模具标准件行业迫切需要更加专业化、高端化的企业经营模式。标准化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,向差异化、定制化方向发展、向高端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行业的一种趋势。
企业必须具备自主创新意识、不断投入科技、拥抱高端化的市场需求。同时,必须检验从材料采购、生产、物流、销售到售后服务的全流程的质量,以确保产品和服务的高质量、高标准。
模具标准件行业还需要依靠信息化、数字化技术手段,实现人机协作化、互联网+等机制,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。
模具标准件产业集聚效应显现
近年来,各地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,积极引导和支持模具标准件企业的发展。
一方面,各地加快模具标准件产业集群的建设。如浙江等省份,经过多年的发展,已初具雏形,发展势头强劲,形成优势产业链,不断提高模具标准件产品的质量和价值。
另一方面,各地政府还加强行业标准化建设,推进企业技术创新、研发,促进模具标准件企业的转型升级。
此外,很多企业还发起了产学研战略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合作,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,大大提升了模具标准件行业的技术水平。
综合来看,随着国家对模具标准件行业的大力扶持,以及企业自身不断提升的动力,模具标准件市场未来仍将迎来更好的发展,并为我国制造业的升级转型贡献更大的力量。